2022-12-27 17:40:38 中国财经观察网 来源:网络 阅读量:18097 会员投稿
远眺鹏城,一座近600米高的摩天大楼直插云霄,在晨昏的云雾缭绕中透着金色日晖,于CBD金融区的钢筋森林中昂然挺立。这便是深圳地标、大湾区第一高楼——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除了在高度上成为地方名片,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在多个领域为业内贡献了“平安智慧”,其在不动产绿色运营上的实践更被视为业内典范。平安有关部门透露,这座近600米高的摩天大楼,每年能节约能耗约710万kW/H、节约用水近4.1万立方米,约等于每年节省电费476万元,节省水费21万元。
2021年,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获得LEED 铂金级认证、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荣膺国际国内“双认证”,充分展露了平安不动产绿色运营上的杰出表现,这也是平安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一项重要实践。
自给自足的大厦
写字楼里一天要上下数千次的电梯,如何化身“发电机”?
摩天大楼高空中的猎猎长风,如何为我所用?
如何仅仅通过外立面的玻璃,就削减近四分之一的太阳辐射?
为了最大限度实现绿色节能目标,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在设计之初就嵌入了不少技术“杀手锏”。没有这些技术巧思的支撑,就不会有这座大厦的高效运转。
在高楼大厦里,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的场景大概是电梯。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搭载了超级双轿厢电梯的垂直交通系统,能够在45分钟内将2万人送到大楼内的不同楼层,打造了便捷高速的楼体垂直交通。
但很少有人留意到这些上上下下的电梯,是名副其实的“能源再生型”。电梯采用永磁体曳引机降低能耗,并利用电梯下降和减速发电,将电力反馈到动力系统内,每启动3.5万次能产生超1.2万kW/h的能源。大厦不需要提供额外的接线或设备。通过自动控制电流相位角,电梯曳引机转动即可产生再生电能,而且再生的电能不需要通过额外的线路或负载来实现。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内部电梯电机)
自然风也能信手拈来。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高区在不增加空调能耗的前提下尽量多地使用新风,引入冷风作为降温来源,从而节约制冷能量消耗。室外新风经新风柜过滤、预冷后,被送入楼层空调风柜,为办公区域提供制冷;新风柜同时自带热回收功能,利用内部的蓄热轮以10转/分的速度不断旋转,周而复始,将排风中的部分能量回收到新风中。利用新风和排风经行显热和潜热的交换而回收能源,不但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还有助于保持通风良好,夏季可以将新风预冷、除湿,冬季可以将新风预热、加湿。
而另一方面,风柜的冷凝水也大有文章可做——它被回收到空调冷却塔补水池,补给冷却塔用水,而冷却塔使用后的废水又被用于厕所冲洗,每年可节省50%的厕所用水——不可谓不物尽其用。
空调用电不可避免,但大楼内置了5台10KV高压驱动的双工况主机,利用夜间低谷电价进行蓄冰,在白天用电高峰期释放供冷,有效降低了空调用电成本。另一方面,白天减少基载主机运行,也有利于市政电网峰期用电平稳。
大楼还采用可调节遮阳系统来避免日照对办公区域的干扰。这套系统也被用户称为“自动窗帘”,即根据楼层高度、日照时间等因素,自动控制窗帘的升降高度,降低眩光和热源,防止阳光直射桌面。譬如大楼的28层每天早8点进入自动运行模式,日落后窗帘全部自动打开至第二天早8点。为防止阳光直射到靠窗座位的椅背上,窗帘自动运行的设定值为离地面50厘米高度处,阳光照入室内不超过30厘米。
在“高空取风”“冰蓄冷制冷系统”“热回收系统 VAV空调系统”“雨水回收及水循环系统”等绿色科技的加持下,平安有关部门透露,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每年节约能耗共约710万kW/H、节约用水近4.1万立方米,约等于每年节省电费476万元,节省水费21万元。
这使得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的LEED铂金级认证名副其实。据了解,LEED是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的绿色建筑及城市认证体系,是“国际通用绿色语言”,而铂金级认证是其认证体系中最高级、最难获得的级别,全世界仅有5%的认证项目能获此殊荣。
一场“双碳”实践
事实上,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就如同一艘旗舰,寄托着平安集团一场关于“双碳”的实践。只不过,相较于硬件科技相对的一劳永逸,如何构建起一支高效可靠的“绿色团队”更具挑战。
近日,权威机构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IWBI)公示了一批获得WELL HSR健康-安全评估认证的建筑名单,中国平安旗下杭州平安金融中心、上海平安大厦等10个项目赫然在列。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共有17个项目获得该认证。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WELL健康建筑标准源于美国,考量建筑特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被誉为“建筑界的奥斯卡”。基于WELL建筑标准推出的WELL HSR认证,在后疫情时代被用以指导建筑及设施健康、安全地运营和管理。
绿色运营是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始终秉承的初心,只有多元的个性化服务,优质的物业服务管理,贴心的平台服务相配套,才能真正凸显出这座地标建筑的魅力。
据平安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已连续四年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2021年更是作为“地球一小时”全球活动中国区主会场,领衔国内多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熄灯一小时,向公众传递倡导节能环保的理念。
运营的难得之处在于节能的同时还要增效,让入驻用户感到满意。疫情期间很多写字楼面临高空置率危机,但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的出租率却逆势上扬。平安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大厦整体出租率为93.33%,签约率突破94%,并引入了华鑫信托、华泰证券及国建集团等共计15家优质客户。
平安方面认为,租户的办公体验是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关注的首要问题。为简化入驻企业的办证流程,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联合街道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更细致、全流程的服务;为拉通租户之间的商务关系,全年各大节日及租户进驻周年之际,大楼都会精心策划举办派对、茶歇活动,让入驻企业更有归属感;大楼内还配有多位具有专业急救能力的医护人员及AED设备、医疗箱等专业急救设备,为随时可能发生的医疗需求提供及时支持。
在节能减碳的同时实现管理创新,在制度中以人为本,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率的服务,是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对于“绿色”的独特理解。
作为行业绿色运营的践行者,除了将绿色理念贯彻在建筑设计、施工等前期层面,平安也将“绿色运营”的诸多环节融入进集团大资管层面,致力于建立全业态、全周期、全链条的“3全”资产管理体系。
以一张保单为例,平安人寿打造了“金管家”APP,让核保到缴费的全流程实现绿色数字化。96%的保单能够由系统智能核保,传统的人工回访彻底被7*24小时自助回访代替,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工参与,客户最快用1分钟就能够完成自助交易。数字化管理极大地节省了纸张资源。据统计,平安人寿一年少用的纸张叠起来高度约等于50.68个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楼的高度,而每一位客户在线上办理业务的过程,都帮助平安在节碳减排的目标上更前进了一步。
绿色向上 生生不息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是绿色低碳建筑的样本,更是平安集团践行ESG理念的典范之一。
近年来,紧跟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中国平安响应迅速,制定并发布“绿色金融+”升级行动规划,对集团及旗下各公司提出努力方向,从而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助力国家如期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
12月20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在长江之上全面建成,每年可节约标煤约904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4840万吨。
(中国平安绿色金融战略助力白鹤滩水电站建设)
白鹤滩水电站的成功投产离不开平安集团的全力支撑,事实上自2016年起,中国平安就已组织旗下产险、银行、证券等子公司,以金融手段助“白鹤”起飞。
其中,平安银行连续4年累计投入52.3亿元资金,支持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库区民众迁移、安置地基础设施建设、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平安产险承保了主体工程右岸建筑工程一切险,为白鹤滩水电站提供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保险保障,保额达61.19亿元。
平安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开创性实践,大到一座水电站的奠基,小到客户在手机上的一个操作。2022年,平安口袋银行、平安产险好车主等APP纷纷更新了“银行低碳家园”模块和“车主绿色保险”服务,每一位用户都能通过日常操作中的一些减碳行为获得积分,进而兑换奖励。为客户开立的碳账户,扼要地向平安能覆盖到的所有人传达着这样的观念:减少碳排,是每个个体的责任。
除此以外,平安集团的每名员工也在参与绿色运营的各个环节。据了解,2021年5月初,平安普惠开始发起“美丽行动”,与河流守望者联合发起河流净滩行动,至今已经覆盖超过110个城市,吸引了超过3400名员工志愿者和客户共同参与。
2022年,平安又组织了“绿色运营创新大赛”,号召全体员工共同节能降耗、提质增效,为碳中和目标积极献计献策。大赛发起至今,旗下共20家成员公司参与,前三季度包括用电用纸差旅在内的碳排放约18万吨,较去年同期减排超10万吨,取得了突出成果。
绿色向上,生生不息。伴随如今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承担实体经济血脉作用的金融行业,更应责无旁贷地成为新发展模式的先行者。平安集团大大小小的举措,便是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浪潮中的一个缩影。它展示了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如何走在前列,用绿色技术推动都市生态健康发展,用“双碳”思路激活业务的新生命力,专业化助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向上发展的故事。同时,这是拥有综合金融集团优势的中国平安,为践行国家“双碳”政策所做出的最具诚意和创造力的探索。
(转载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