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8 09:57:28 中国财经观察网 来源:IT之家 阅读量:16423
《中国智能锁在线零售市场月度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门锁全渠道销量为1760万套,较2021年增长3.8%虽然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创下新纪录
2017—2022年中国智能门锁市场销量及变化,单位:万台,%渠道结构:B端萎缩,C端电商占整体市场28%。
在智能门锁行业,B端渠道发展相对较早,也较为成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近两年,房地产行业受到调整政策的持续打压,整体业绩下滑较快2022年,B端房地产开发市场和上门分销渠道合计市场份额将继续萎缩,约占48%B端的另一个主要渠道安全市场继续保持6%左右的市场份额
智能门锁产品的标准化,智能化,电子化消费,以及非智能门锁的巨大存量,决定了智能门锁C端市场的崛起伴随着产品价格下降1000元,2022年,线下和线上零售渠道的合并比例增加到46%
中国智能门锁市场渠道结构,单位:%
特别是线上渠道的市场发展,2022年仍处于电商周期的中期,全部电商的年销售额占全部渠道的28.4%根据罗图科技在线数据,2022年,中国智能门锁线上开放零售市场监测销量412万套,同比增长11.2%,销售额53.5亿元,同比增长4.2%,市场均价1291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7元全年12个月中,60%的月份实现同比增长
中国智能门锁线上市场月销量,单位:万套品牌:充分竞争,新增品牌数量占当年48%。
2022年,全国从事智能门锁的企业超过3000家据洛图科技统计,2022年线上公开销售的品牌数量达到496个,当年新进入者为239个,占比48%品牌类型上,除了传统的锁具品牌,还包括安防巨头,手机,家电,智能摄像机等跨界品牌,如华为,360,创维,夏普,普联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尾牌和白牌
品牌的积极参与使得竞争更加充分,表现为市场集中度下降本站了解到,2022年,TOP4品牌合并份额为48.3%,较去年同期下降4.1个百分点
小米凭借高性价比,品牌认知度,智能家居系统等优势,一直保持头部地位,份额为19.2%。
德施曼排名第二,份额为12%,比去年上升1.3个百分点2022年,德施曼推出了多款人脸识别门锁,并继续专注于高端市场其次是凯迪仕,份额为10.5%,较2021年下降2个百分点两个品牌竞争胶着,排名常年轮换共同的增长在于2022年IPO的启动
石将军和神奇夫妇,视产品价格更加亲民,稳定在第四和第五位,份额分别为6.5%和4.5%,较2021年分别提高1.3和0.2个百分点。
在第6到第10名的品牌中,格局波动相对较大家电品牌海尔,TCL位列其中,凭借手指静脉产品,鹿客形成差异化竞争,长期位居TOP10榜单
2022年3月进入的华为,凭借自身的品牌,技术,渠道,场景生态等优势,在6月的TOP10品牌中获得一席,年销量10,因此在销量维度排名第七。
2021—2022中国智能门锁TOP10品牌销量份额,单位:%产品特点:生物识别快速发展,人脸识别和手指静脉翻倍。
在开锁方面,指纹,密码,卡片,钥匙四种基本开锁方式是智能门锁的标配,生物识别正逐渐成为企业产品的创新方向。
其中,人脸识别锁和手指静脉锁在2022年翻了一番根据罗图科技线上数据,2022年,人脸识别门锁线上销量同比增长100%,市场份额从2021年1月的3.2%增长到2022年12月的13.5%Deschman和Cadiz引领人脸识别门锁市场,总份额超过40%
同期手指静脉锁销量同比增长144%,市场份额从2021年1月的0.4%增长到2022年12月的3.4%从品牌竞争来看,2021年,鹿客垄断了70%以上的份额,2022年以来,德施曼,凯迪仕,Bok等品牌相继完成产品布局
产品方向:智能猫眼与室内大屏达成共识。
智能猫眼和室内大屏可以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更适合有老人小孩女人的家庭,成为安全的新品选择。
2022年,搭载智能猫眼的智能门锁线上销量同比增长45%,市场份额从2021年1月的16.2%增长到2022年12月的32.8%其中,在这一细分市场,德施曼排名第一,近一半的产品都配备了智能猫眼
2022年,配备大可视屏幕的智能门锁线上销量同比增长52%,市场份额从2021年1月的9.2%增长到2022年12月的20.2%其中凯迪仕,TCL,华为在该细分市场排名前三,尤其是华为仅一款产品排名第三
2021—2022年中国智能门锁线上市场功能销售渗透率,单位:%预测:2023年中国智能门锁市场将破1900万套。
从外部环境来看,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消费场景将逐步恢复,线下市场和B端市场的商机将会增加从行业内部来说,目前门锁产品15%的智能化渗透率决定了市场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企业品牌的创新和产品的电子消费正在推动用户积极购买和更新
洛图科技预测,2023年,中国智能门锁销量将达到1905万套,同比增长8.2%,将向渠道,品牌,产品,生态等新趋势发展,包括多渠道整合,小品牌快速通关,生物识别持续渗透,融入全屋智能布局等。